×

口腔修复 学院派

听学院派口腔修复专家解读认知误区

kqdaily kqdaily 发表于2018-06-07 23:42:52 浏览37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冯剑桥教授为患者进行口腔治疗 


□衣晓峰 本报记者 董彤

生活中看牙治牙,许多人存在盲目消费的认知误区,比如看牙医是到大医院还是小诊所?到底是哪项牙科技术和口腔修复材料才真正适合于自己?很多人在看牙病问题上,却依然套用其他消费领域成形的商业思维和逻辑,去思考解决医学口腔疾病。本期记者采访当代国际口腔学会东北分会会长、哈医大一院口腔修复科专家冯剑桥教授,解读牙病防治。

A

在哪里看病才更加牢靠?

面对众多的大小医疗机构、口腔专科医院、口腔诊所,人们要治牙或镶牙的时候,往往多出几分疑问,究竟在哪里看牙病比较可靠?不能说大医院的水平一定高,小诊所的疗效一定差。无论诊治哪类疾病,在观念上首先要明确一点,看病首选的都应该是医生,而不是看医院,这一概念过去总被弱化。在国外发达国家其实早已成消费常识,因为英文的“看病”就是“看医生”,尤其是口腔诊所,在外国常见,而公立大型专科医院却很少见。

冯剑桥教授坦言,近几年在我国,正规发展的私立医疗机构比公立医院往往提供更具个性的诊疗服务,我国的发达地区其实也早已逐渐引入西方国家的标准化治疗理念,而大数据、云诊断、分享医疗、多点执业、智能化、互联网技术等新理念、新政策加持下的现代数字设备和技术,更让一些新型口腔医疗服务模式如虎添翼。

B

别让新材料新技术“迷眼”

很多患者一提到看牙病,经济条件好的人消费原则大多首先考虑价格,“最贵就是最好”,犹如买车或消费其它高档品一样,尽量按最贵价格挑选修复体,无形中则忽视了对自身疾病的深度认识,可能影响到最终治疗效果。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说到看牙病,首选应明确的是治疗方案,有几种方案?哪种方案更符合患者或实现个性化需求?最终的治疗效果将如何?这些问题才应是患者最关心的主题,而不是只关心哪些流行的器材是否都能用到自身那样简单。

现代牙病的治疗,大体分为两大类:一是口腔治疗;二是口腔修复。所谓口腔治疗:比如牙痛,医生帮助消炎、充填、对根管处理,再就是牙周治疗或者拔牙等都属于治疗范畴;口腔修复是指做义齿,烤瓷牙、全瓷牙、支架、矫正牙套、美学重建、咬合重建等。现代牙病治疗往往更重视牙周类疾病等的基础治疗。对缺牙的咬合重建往往需要更复杂的综合技术、多学科联合治疗,需要更成熟的理念做保证。目前,咬合重建已成口腔治疗的新常态。

当下,任何修复体,无论嵌体、贴面、全瓷牙、种牙等,都有多种材料可供选择,但只有在医生针对性地进行数码和影像学检查后,做出全面分析诊断、综合评估后,才能开始真正意义的治疗操作。

新一代云诊断技术下的云医疗,实现了从检查、诊断、治疗、预后一体化体系,医患双方的含义不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多位专家医生为一个患者看病。  

C

治牙不可以盲目跟风

许多曾经在国内流行的种植牙、嵌体、瓷贴面等技术,由于信息传递不对称,当你刚刚听到时,其实已经是国外多年前就有的治疗方法。

严格的讲,这些流行的技术都有很严格的适应症,不是适合所有人。有些技术国外早已成熟开展,有些技术则一直是谨慎前行。借助网络夸大宣传,人们觉得一些技术很“强大”,国内应用可谓风起云涌。客观地说,当今的设备、材料、加工工艺的确好于过去,但很多口腔治疗产品适应症狭窄,选择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口腔修复失败。

冯剑桥教授提示,只有找到好医生才能找到好的修复治疗方案,才能让患者得到真正的个性修复,这才是最重要的。

■链接:

何为“数字口腔”

冯剑桥教授解释说:“数字口腔”是新的防治概念,将目前所有相关的口腔数字化技术和设施所形成的软硬件综合体,优化整合为一体化平台运行,患者可在一次就诊中,短时间内即能完成修复,而不用多次复诊,反复跑医院。这种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不仅仅靠一台综合治疗机或个别医生为患者治牙,而是由多位医师、多台器械、多款软件“弹钢琴”般地协调配合,同步地为病人提供高效率的服务。

比如,在口腔初诊时,借助于数字口腔内窥镜,能及时准确发现牙齿早期龋病;治病牙时,利用数字根管测量仪和数字充填仪,可精确地测出根管的长度和位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误差,尽可能达到一次性完美根治;采用数字3D或CAD/CAM设备镶牙或制作牙齿矫治器,整个过程全电脑制作仅需1小时,甚至更短。